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民国时期广东地区私塾改良研究(1912—1937)

导  师: 宋德华

学科专业: F0107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民国时期,广东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兴办小学的方式来建立适应民主国家制度的初等教育体制,然而,短缺的教育经费和贫乏的师资力量,使小学教育无法迅速普及。因此,政府开始试图改良私塾这一传统教育资源来弥补小学教育的不足。从民国建立到全国抗日战争爆发的二十多年里,广东私塾改良经历了启动、推进、强化和厉行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启动阶段,私塾改良措施较为温和,以试探和劝导为主,并主要致力于私塾在教学形式上的改良;推进阶段,政府的改良措施渐趋强势,开始注重私塾实质教学内容的改良,并使改良更加系统化、制度化;强化阶段的改良主要以狂热为特征,实行私塾党化教育,并大批解散私塾,这是北伐战争的革命气息在文化教育领域的突出表现;厉行阶段,在北伐军事行动之后,政府试图将改良回复到一个常态发展的进程中,后又在义务教育的带动下,开展私塾改校运动。广东地区私塾改良经历了一个由温和到强制的过程,并因后期的一些偏差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一改良的进程需要我们一分为二的对待,既要看到私塾为适应社会发展进程必须加以改良,又要看到私塾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找到新旧教育的结合点。

关 键 词: 民国时期 广东地区 私塾改良

分 类 号: [K258]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邹婉萍
作者 罗克文
作者 李宇海
作者 王树荣
作者 杨宜默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