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刘杰
学科专业: A0103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
摘 要: 语言的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此,任何语言哲学研究者都无法回避,但每个研究者对它所采取的研究角度、方法以及所得出的结论却各有特点。本篇论文的主要思路是,对塞尔意向性理论进行有重点的考察,在阐述了塞尔在解决语言意义问题时所采取的心灵哲学-语言哲学进路之后,对最能体现这一进路的意向性-意义理论进行论述,分析意向性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特点。在分析清楚这一典型内在主义意义理论之后,本文将围绕“意义是否在头脑中”这一问题引入外在主义者对塞尔意义理论的批评及塞尔的反驳,以自然的方式彰显出塞尔意义理论所具有的优势及所暴露的缺陷。进一步地,笔者将把塞尔的意向性-意义理论置于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双重背景下来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价,并通过与现象学派代表人物胡塞尔的意向性-意义理论的尝试性比较,突显两种理论的优劣特点,以期对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比较研究能有所贡献。约翰·塞尔(John Searle)是当代英美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哲学最主要的特征是把语言哲学和心灵哲学两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塞尔对意向性的研究是由他对语言意义问题的研究引起的。意义问题的核心是语言如何表征实在。塞尔在研究语言的意义时发现,语言的表征能力并非内在固有的,而是源自于心理的意向性,语言哲学的研究要以心灵哲学研究为基础,这就是他所谓的“分析的方向”。在具体操作中,他又将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的成果类比性地应用于意向性研究,用语言解释意向性,即他所谓的“教授的方向”。这一研究方法的运用使语言哲学的心灵哲学更加体现出不同于科学主义心灵哲学的独特魅力。塞尔认为,语言的意义根源于说话者�
领 域: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