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陈建平
学科专业: E021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摘 要: 社会语言学一直以来关注语言使用与社会共变的研究。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几个阶段的重大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对语言使用是否带来影响是近期中国社会语言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本研究拟探索的问题是语言使用是否与社会变革共变。由于语言使用与社会变革的共变涉及面甚广,本研究仅就语言使用是如何反映机构权威(institutional authority)以及个人权威(individual authority)与公众(the public)(其它机构或个人)之间的人际或社会关系的历时变化的,以及人们对特定词语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进行探讨。社会语言学对于人际或社会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权势关系(power)和平等关系(solidarity)在话语中的体现,但主要限于关注称呼语等语言特征。但功能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则认为人际关系的话语表征(representation)方式是多样的,往往涉及多种语言资源,而非仅限于称呼语等语言特征。由于社会语言学中对于语言使用与社会变迁的共变研究没有现成可供操作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框架,所以本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应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适合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来探讨上述问题。本研究主要以功能语言学中关于社会语境和语言的实现关系模型和符号变化(semiotic change)模型为理论框架,并引入van Dijk社会认知话语分析模式中社会认知的构念作为整合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本研究中话语分析的工具主要来自于功能语言学中Hasan的体裁结构潜势分析、Martin和White等人发展的评价系统分析、批评话语分析中van Leeuwen的社会主体、社会行为表征方式分析。本研究使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词语切分、标注、检索和关键词技术。本研究选取58篇《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49-2006)这一中国政治话语的特定体裁作为语料,进行跨时期(1949-1966,1967-1978,1979-2006)的
关 键 词: 毛主席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帝国主义 中国社会 人民日报 历时变化 语言使用 表征方式 社会关系
领 域: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