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西南联大爱国精神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导  师: 刘书林

学科专业: C05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

摘  要: 西南联大是一所在抗日战争初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云南联合而成的当时全国规模最大、成就显著的高等学府。西南联大与抗战相始终,在八年抗战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仅在形式上弦歌不辍,而且还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优秀人才,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研究者普遍认为,在这“奇迹”的创造过程中,西南联大精神是支撑和启发联大师生在战火与贫困中对敬业和求知追求的重要动力,也是西南联大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因素。而西南联大精神包括爱国精神、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其中爱国精神是其精神内核。然而,学术界目前基本上尚未就西南联大爱国精神这一问题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力求在西南联大文献史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剖析影响和决定西南联大爱国精神形成的因素,进而系统、完整地揭示西南联大爱国精神内涵和重要历史作用。本文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西南联大爱国精神的形成是三校爱国精神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紧密的与抗日救亡、反独裁统治相关联。爱国精神是基于历史和时代要求而形成的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深厚感情,对自己民族命运的严重关切,对自己作为本民族一员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情感是一种内在的社会心理状态。虽然每一位师生对形势的认识和自己所持的态度有差异,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过各种因素的激发使联大的师生产生了心理认同,而这些激发因素则包括: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引发的民族压迫;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及消极抗战引发的民族担忧与思索;艰苦生活磨砺与自强不息的爱国情怀;师生爱国热情的相互影响。西南联大校园爱国环境的熏陶对西南联大爱国精神的形成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都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而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西南联大爱国精神在为挽救民族危亡,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积蓄民族未来力量的坚韧抗争中以及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顽强斗争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具体表现为:联大师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争取民族独立的团结协作精神;面对独裁统治,敢于斗争的精神。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对支撑青年学生争取民主,反抗压迫,激励联大师生在艰苦岁月里敬业求知、为国奉献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 键 词: 西南联大 爱国精神 历史作用

分 类 号: [G649.29;G641]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李兰萍
作者 陶涛
作者 张国宏
作者 任早珍
作者 郑苗苗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