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卷入“大变局”

导  师: 郑振满

学科专业: F0107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

摘  要: 本文通过考察清末民初南昌的士绅阶层与地方政治,论述地方社会卷入“大变局”的历史过程,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内在机制。全文分为六章,共约18万字。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期,不仅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地方社会的权力体系与精英阶层也经历了重组过程。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忽视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关系,难以充分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内在机制。因此,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深入探讨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的互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清末新政时期,由于废除科举制度,士绅阶层失去了传统的政治优势,一度趋于分化与解体。但与此同时,清政府推行的发展实业、新式教育及地方自治等改革措施,又为士绅阶层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这一时期,江西地方政府为了推行新政,设立了一批新的行政机构,地方社会也相应成立了商会、自治会、谘议局等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南昌士绅借助于这些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广泛参与各种地方事务,在角逐地方权力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重组。新式社团和地方自治机构的出现,分享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促成了地方社会的自治化进程。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团,集军政大权于一体,确立了以士绅为主体的地方自治体制。 从清末至民国初期,南昌士绅积极创办新式学校,逐渐成为地方教育行政的主导力量。由于士绅阶层竞相追求新学历和从事新式教育,造就了大批以新学为依归的新型士绅,导致了士绅构成的转型,尤其是形成了留学生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然而,无论是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群体,还是传统科名的拥有者,他们在地方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无根本区别。民国初期,南昌士绅既拥有传统的社会文化资源,又获得新学这一新型文化资本,既控制各中文摘要种地方事务,又介入各级地方行政,对地方政局实现了全面控制。 民国初期的议会制度,为士绅阶层提供了新的的政治舞台。由于议会脱胎于清末的诸议局,因而既吸纳了留学生之类的新士绅,又包容了清官僚之类的旧士绅,这就必然导致地方政治派系之争。此后,随着现代政党的发展,议员们先后分化为国民党与进步党、合群社与说言社,使政治派系之争日益形式化。这一时期的南昌同乡会等社会团体,也都卷入了议会党派之争,这说明议会之争实际上导源于地方权益之争。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南得铁路之争,集中地反映了南昌地方政治派系的演变趋势。 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南昌的社会文化传统一度受到冲击,但并未出现断裂,而是得到了持续发展和不断更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士绅阶层通过创办慈善事业、重建神庙祭祀系统、加强宗族建设、扩大族际联盟等形式,继续宣扬儒家的道德观念,维护以传统礼教为基础的社会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在士绅阶层创办新学、推进地方自治、参与议会政治等“现代化”活动中,各种传统社会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转化,从而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有机结合。 清末民初南昌的社会变迁,集中地表现为士绅阶层的转型、新式教育的发展、地方政治派系的形成和社会文化传统的更新。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演变趋势是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或者说是被动卷入“大变局”的结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地方社会己经失去了发展活力,而是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特有机制。至于这一社会变迁过程的区域特征与历史意义,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关 键 词: 清末民初 江西南昌 士绅阶层 地方政治 国家与社会

分 类 号: [K257]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李平亮
作者 马永明
作者 周翠俭
作者 邵辉
作者 袁登华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