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研究

导  师: 万明钢

学科专业: C05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

摘  要: 本文试图以教育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影响作弊的多种原因进行全面剖析。1.引言 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对此作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是通过对考试作弊的研究,揭示大学考试制度中的弊端,挖掘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根源,并且对此做出一些颇具说服力的理论解释。2.文献综述 我们把考生单个人的夹带偷看和照抄他人答卷等等的违反考试纪律行为称为作弊;而把考场内外勾结、考生互相传抄答案或考生与监考人员串通起来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称为集体作弊。考场内外的循私舞弊由来已久,早在唐朝就已开始。当时叫“行卷”。后来,有权有势的考生结成朋党,用重金贿赂考官,在考场上扶藏书文抄袭,或者约请“枪手” 冒名顶替。直到今天,大面积的集体作弊仍然不少。九十年代以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由高年级向低年级发展,由单干向合伙发展,由考场内向考场外发展。3.实证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调查法、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对大学生的考试与作弊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对命题、监考、阅卷的看法,并且对作弊心理和作弊原因的进行推断。4.理论阐述 i.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考试制度不完善:考 曹汉斌:上学佐为拭o&竹乃伪叼宠试题目的创造性不足,命题的难度不够;监考人员监考时有的严、有的松,导致考场不公;阅卷教师的标准有时宽有时严,增加了学生的侥幸心理;对作弊学生的处罚过于严厉,教师抓作弊时只好“手下留情”。 n.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还在于社会助长系统的存在。唯分数论的社会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为了考试及格而作弊\社会分配的不公,不正之风的盛行,使大学生价值观趋于功利化,出现了为求“公平”而作弊的集体越轨行为。 iii.大学生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根源还在于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扭曲和不当的归因。“破罐于破摔”的自卑心理 和“要么过关,要么倒霉”的赌博心理,都会诱发作弊。在特殊的考试情境中,在沉重的考试压力下,大学生是否诚实应考,依赖于不诚实所获得的奖励、不诚实被发现的概率、社会所能允许的限度等等。5.结论与建议L从历史上看,有考试就有作弊。考试越科学越合理,作弊的可能性越小,成绩越真实。n.考试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如果过分的强调考试成绩,学生就会想方设法作弊。从目前情况看,小学生考试有作弊的,中学生考试有作弊的,成人考试也有作弊的,大学生考试作弊不足为奇。这是应试教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iii.教师要在引导、鼓励、促进学生转变上下功夫,而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课程、选教材、选老师、选考试方式、选修业年限,真正实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

关 键 词: 大学生 考试 作弊行为

分 类 号: [G645.5]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周新林
作者 谢文新
作者 曹汉斌
作者 卢起凤
作者 刘集纯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
机构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