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本体论哲学批判

导  师: 李德顺

学科专业: C0502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  要: 本论文是从作为哲学型态的“本体论”视角,对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所进行的一项专题性研究。 论文不是把汉语的“本体论”这一术语用作对西文“Ontology”的翻译,从而也不是把它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来看待的,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理论型态来审视的。整篇论文都是从哲学观的视角切入和展开论述的。 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可简括为两个“结合”:一是“结合”哲学史,二是“结合”马克思的哲学文本,通过历史比勘和文本分析,来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义。 作为论文题目的“本体论哲学批判”,包括两种不同的理解:“本体论的哲学批判”和“本体论哲学的批判”。论文“上篇”主要是前者,即对“本体论”的词源、汉译和相关术语的讨论,以及对“本体论”的学术流变的考释;“下篇”主要是后者,即马克思哲学对传统本体论哲学所作之批判的当代阐释。 论文包括一个“前言”,“正文”十章,和一个“附录”。 第一章讨论前提和方法问题。本章通过区分“哲学形态”和“哲学型态”两个概念,揭示传统西方哲学的支撑性理论假定,为解开“本体论”之谜提供一种根据;本章还讨论了解释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哲学文本的解释时应当遵循的若干原则。 第二章从“Ontology”的词源和汉译讨论入手,较全面而深入地评述了学术界的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学理的分疏,最后得出本文的术语使用方案。 第三章主要运用语言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核心术语进行分析,包括“存在”(Sein)与“存在者”(Seiende)、“本原”(origin)与“本质”(essence)、“实体”(substance)与“偶性”(accident)、“实在”(reality)与“现象”(phenomenon)、“关系”(relation)与“情态”(mood,situation)。 第四章主要考察前苏格拉底哲学中的“始基”概念,柏拉图的“理型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以及教父哲学、经院哲学中的“实体”问题和所谓“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第五章主要考察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中的“实体”问题及其内在矛盾,休谟和康德对“本体论”的诘难,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性质,以及“本体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遭遇。论文认为,当代西方哲学中引人注目的所谓“本体论复兴”,如果从其本来的意义去看,与其说是对传统本体论哲学的重新“恢复”,毋宁说是对它的彻底变更。 第六章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生学考察。主要是对184if846年间,从《博土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研究表明,马克思正是在批判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本体论哲学(思辨哲学只是它的别名)中,创建了一种关注现实生活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的革命变革。 第七章是从哲学观角度对马克思哲学变革实质的揭示。马克思哲学的变革,不仅表现在具体的理论观点上,更表现在哲学观上。它改变了哲学的对象、性质和功能,改变了哲学问题的提法和探讨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八章是对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阐发。与通常把“世界观”了解为“关于世界的观点”不同,论文认为,哲学世界观是“观察世界的视角”。马克思哲学的世界观是一种新的实践哲学观,它把现实世界如实地看作自然存在和人的存在通过社会的方式而发生和发展着的相互作用过程。 第九章从哲学提问方式转换的角度,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与传统哲学在提问方式卜的差别性比照,来揭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提问方式转换的主要内容是:从主要关注存在者“是什么”的提问方式,转变为主要关注存在方式“怎么样”的提问方式:从认知主义的“为什么”的因果追溯方式,转变为行动主义的“如何做”的实践论证方式;实质是“从逻辑构造到实践理性”。 第十章考察马克思哲学在思维方式上所实现的划时代变革: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从知性思维到实践思维,从直观思维到变革思维,从预成论思维到生成论思维。

关 键 词: 哲学观 本体论 形上学 批判 马克思哲学 实质

分 类 号: [B01]

领  域: [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作者 程家明
作者 刘卓红
作者 陈璞
作者 李金泳
作者 王文龙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玉普
作者 张蕾蕾
作者 张馨文
作者 徐敏
作者 施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