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苏门四学士”的贬谪词研究

导  师: 徐安琪

学科专业: E0105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摘  要: 本文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立足北宋年间的党争背景,分析了“苏门四学士”形成的原因、被贬的经历和共同的心理历程。这些背景、原因和经历正是造成他们词作变化的根本因素。“苏门四学士”在贬谪期间,他们秉承苏轼的“以诗为词”,在词的题材内容和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从“聊佐清欢”到抒己之恨,即词在他们那里不仅仅是遣兴娱宾的工具,更有抒情言志的功用,这样就使词的功能得到扩大。其次,从“玉肌花貌”到“山色水光”,即因为环境的改变和写词目的的不同,他们的词突破了“闺情恋意”的樊篱,不仅可以写景色风物,而且可以写心声亲情,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词的内容和题材。词体的这些变化虽不自“四学士”始,却在他们的贬谪创作中第一次得到群体性并且是自觉地体现。作为有相同政治倾向的文人遭受同样的贬斥,他们肯定有共同的心理诉求。但由于“苏门四学士”性情、学养各不相同,这又造成他们应对苦难的表现不同,发之于词,就造成词风不同。本文在分析“苏门四学士”心理历程的基础上从文本出发具体讨论了“四学士”贬谪词中的情感蕴涵。他们的对痛苦的确认在词的表现上不尽相同:或沉痛和深婉,或沉雄和倔强,或沉郁和坦易,或沉静和自持。这样,由性情不同而导致感受不一,由感受不一而词风的不同,他们心灵的歌声在北宋词坛上大放光彩,为词在北宋中期的繁荣作出了他们的贡献。

关 键 词: 苏门四学士 贬谪词 创作背景 词体功能 题材 情感蕴涵

分 类 号: [I207.23]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宁晓燕
作者 曹琼
作者 陈秋娜
作者 张金萍
作者 甘露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机构 广州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