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香蕉枯萎病抗性早期筛选方法及抗性生化研究

导  师: 陈厚彬

学科专业: I02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摘  要: 香蕉枯萎病又叫香蕉巴拿马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香蕉毁灭性病害,早已被我国列为对内对外的植物检疫对象。该病为土传病害,药剂防治困难,选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长久之计。传统的田间筛选是一项费时费力而低效的办法,一般需要6至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有结果。因此,开发早期鉴定方法可能是一条更为高效的途径。 本研究以抗枯萎病品种‘1282’与感枯萎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等香蕉品种为研究材料,选择苗龄60 d、株高18.0-23.0 cm、叶片数8.11片、粗度6.0-7.5 cm,生长势一致的蕉苗作为实验材料接枯萎病菌,比较了不同接菌方法、不同接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淋菌液量下的叶片症状指数(the leaf symptom index,lsi)和球茎变色指数(rhizome discolouration index,rdl3);在接菌后测定了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e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等酶的活性,根系活力、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并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接菌后不同品种根系结构。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建立了香蕉枯萎病抗性早期筛选方法,比较了不同浸菌浓度(1×104个孢子/ml、1×105个孢子/ml和1×106个孢子/ml)和浸菌时间(30-min、60min和90min),不同淋菌浓度(1×104个孢子/ml、1×105个孢子/ml和1×106个孢子/ml)和不同淋菌液量(20ml、60ml和100ml)处理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发病情况,调查叶片症状指数和球茎变色指数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综合比较得出:采用伤根淋菌液处理,菌液浓度1×105个孢子/ml,菌液量100ml的方法,威廉斯、巴西蕉和1282在接菌后第6周lsi指数分别为4.3、4.3、0.3,rdi指数分别为6.8、6.5、1.0,处理后感病品种的lsi和rdi指数都与抗病品种有显著差异,各品种的lsi随时间的变化基本呈线性趋势,操作简便,所需菌量少,接菌效果理想,故选用此方法建立香蕉枯萎病抗性早期筛选方法。 2.在香蕉与枯萎病菌互作中,接菌后,抗病品种1282根部的pod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而叶部酶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抗病品种茎部的pal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对于ppo,抗病品种茎部后期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抗病品种叶部早期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sod则是根部抗病品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茎部抗病品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叶部抗病品种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因此可将幼苗根部和叶部pod活性;茎部pal活性;茎部和叶部ppo活性:根部、茎部和叶部的sod活性作为鉴定抗性品种的生理指标。而无论是根部、茎部还是叶部,cat活性均无明显性差异,因此认为cat不适宜作为抗性鉴定的指标。 3.在茎部抗病品种1282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而在叶部,抗病品种1282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威廉斯和巴西蕉。因此茎部和叶部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适宜作为抗性鉴定的指标。 4.在本实验中,抗、感病品种根系活力不明显,故认为根系活力与植株抗病性关系不密切。 5.石蜡切片观察根系横切片发现,抗病品种1282根部中柱木质部导管数较感病品种稍多,但导管腔小于感病品种;在根系纵切片中发现,导管并非直接畅通,而是存在穿孔板,抗品种穿孔板间距离较短,感病品种穿孔板间距离较大。

关 键 词: 香蕉枯萎病 抗性 早期筛选 生理生化 根系结构

分 类 号: [S436.421.13]

领  域: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张林廷
作者 麻江利
作者 罗海燕
作者 李品芳
作者 张小龙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李振义
作者 吴晨
作者 张琳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吴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