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樟树对桉树青枯菌的非寄主抗性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导  师: 王军

学科专业: I0703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摘  要: 本文通过水培接种的方法,筛选桉树青枯菌的非寄主木本植物,并对寄主与非寄主植物进行一系列形态结构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进一步鉴定非寄主植物并初步揭示非寄主对青枯菌的抗性机制。 本试验首先采用截根苗和带根苗水培接种的方法对45种木本植物进行筛选,樟树的表现最明显,接种一个月后没有发病,初步确定其为桉树青枯菌的非寄主植物。猫尾木和印度紫檀经历开始的一段发病期后植株恢复活力,可见其对青枯菌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已被报导的非寄主植物红花羊蹄甲可能因为不能离体培养,所以未用,类似的树种还有加勒比松、晃伞枫和壳菜果。 桉树青枯菌在寄主植物的维管束及相邻组织内迅猛增殖和广泛分布堵塞输水管是导致桉树枯萎的主要原因。青枯菌在植物体内增殖情况表明,青枯菌不能在樟树体内快速增殖,这可能是樟树不感染青枯病的原因,试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樟树是桉树青枯菌的非寄主植物的结论。 确定了樟树是非寄主植物后,通过寄主与非寄主植物茎部组织提取液抑菌测试、茎部结构观察以及茎部营养物质含量对比等一系列的试验,初步揭示了预存结构、抑菌物质、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茎部总氮含量均可能与樟树对桉树青枯菌的非寄主抗病性有关。 在茎部组织提取液对青枯菌的作用试验中,血球计数法的结果显示樟树的水提物中含有抑制桉树青枯菌增殖的物质,但含量不高。浊度法试验结果指出,樟树提取液含有可供青枯菌利用的营养,但与桉树相比,该营养难于被青枯菌利用。两者都可能是樟树成为非寄主植物的原因。 以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青枯菌接种后寄主与非寄主植物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根部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接种24h后,樟苗根表的青枯菌主要集中在侧根与主根的间隙处,并由此侵入;桉苗、猫尾木和印度紫檀根表的青枯菌则主要集中在伤口或细胞间隙处侵入植株,并诱发植株产生大量白色浓密物质,而樟苗则无此现象。从茎部的扫描结果看出,樟苗导管管壁上的纹孔没有象桉树那样有集结成网状的絮状物可能是樟苗输水通道不被堵塞的一个原因。 茎部营养物质测试发现,樟苗的茎部可溶性蛋白含量为2.04mg/g,而桉苗只有1.45mg/g,两者差异接近显著;樟树茎部木质部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8.93mg/g,与桉树的11.52mg/g的差异接近显著,可见,植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高,对桉树青枯菌的抗性强。樟树和桉树茎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淀粉含量差异都不显著,而且变化没有一定得规律性,推测淀粉含量与非寄主抗性机制无关。樟树茎部的总氮含量为5.26mg/g,与桉树的2.84mg/g差异显著。

关 键 词: 樟树 桉树 青枯菌 抗性机制 水培接种 非寄主抗性 非寄主植物

分 类 号: [S763.15]

领  域: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对象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李振义
作者 吴晨
作者 张琳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吴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