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

导  师: 冯邦彦

学科专业: B0202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

摘  要: 本文认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及其发展没有考虑到需求及收入效应对制造业区域分工的影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没有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国现有的研究中没有考虑到要素区域流动的阶段性。本文基于这些主要缺陷建立了一个研究中国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的分析框架。 本文把要素区域流动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两个均衡点,即资本转移优先于劳动力转移阶段、资本转移引致劳动力转移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转移引致资本转移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枯竭的均衡点以及两个地区要素收益相等的均衡点。基于这个分析假设,本文分别对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关系进行了探讨。 在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方面,本文基于需求而非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成本供给角度,利用赫克歇尔-俄林框架和收入支出函数相结合,通过要素区域流动、工业品价格变动对工业品超额需求与供给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要素价格等变量分析了一国之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产业间分工的关系。本文认为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流动要素进入使用流动要素密集的产品部门,那么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分工相互互补;如果流动要素进入非流动要素密集的产品部门,那么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分工相互替代。而传统要素流动与产业分工理论认为,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区域分工相互替代;现代要素流动与产业区域分工理论认为,如果流动要素进入出口贸易部门,那么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分工互补,如果流动要素进入进口替代部门,那么要素流动与产业分工相互替代。 在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内分工方面,本文借助产品种类数、流动要素价格与数量、运输成本、中间产品等变量,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要素区域流动与产业内分工的关系。本文认为,不同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结论,这个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有效地促进两个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制造业产业内分工水平。不发达地区不需要依赖核心区的扩散效应,由于本身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能够得到双核心的均衡解。 本文利用以上模型及框架,重点分析了我国东部和中西部1988-2006年劳动力、资本流动与制造业分工的关系。本文认为,总体来看,要素区域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工相互互补,不过不同要素在不同阶段作用权重会有所不同,而且在某些阶段会表现为替代关系和滞后效应。譬如在要素区域流动与两个地区间制造业产业内分工的关系中,劳动力流动在1988-1997、资本流动在1998-2006是替代关系;而劳动力流动对两大地区内部的制造业产业内分工在1988-1997年有两年的时间滞后效应。 本文认为,现阶段,除了采用产业政策促进地区制造业分工外,更要立足于要素流动和收入政策的作用,平衡竞争效应、发挥收入效应、缩短时滞效应、打破熟练劳动力市场垄断、合理规划非熟练劳动力流动、加速本地资本流动、防止外资的负面影响、推动产业的梯度转移应是深化我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重要措施。

关 键 词: 要素区域流动 劳动力流动 资本转移 制造业 区域分工

分 类 号: [F127]

领  域: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陈俊
作者 殷宁宇
作者 宋小芬
作者 侯起秀
作者 胡冬梅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刚
作者 张为
作者 张丽丽
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