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百名院士创造力高峰年龄与科研进程模式的研究

导  师: 莫雷

学科专业: D0203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创造与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人类自身的创造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与创新活动的作用日益突出,创造力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全球的地位高低!关于创造力年龄的研究,国外许多研究大多针对“天才”、著名的科学家或诺贝尔奖得主,得出一个最佳创造年龄区,基本都在30-40岁之前。国内研究影响甚巨的是赵红州的“科学创造最佳年龄规律”,即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峰值年龄在37岁左右。 本文以2005年新增选的两院院士101名为研究对象,由于两院院士属于人才,相对于天才,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本研究通过网上广泛而细致的层层搜索,以及电子邮件采访法、电话采访法和见面访谈法,搜集到院士们已有的科研成果,包括:在专业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中文论文、外文论文以及所获专利。每篇论文或每项专利均算一个成果,分年份进行统计,得出成果数据表并进行分析。其中,院士们获得国家级奖励中最高奖项的成果作为“标志性成果”,定义为院士们的创造力高峰。 讨了院士们的创造力高峰年龄的特点,结果发现人才创造力高峰年龄比前人的有关天才的创造力高峰年龄要晚数十年;此外,院士们取得创造力高峰成果前没有“蛰伏期”,也就是不需要一段成果等待期,高峰成果并不影响其他成果的产出。 从实际年龄和科研年龄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学部分析了院士们的科研进程模式。就实际年龄而言,科研进程是个连续不断走高的趋势,通常在60多岁达到成果数量的顶峰。而就科研年龄而言,科研进程模式大多数呈现出“双高峰”的态势,成果数量在科研20岁左右出现一个高峰,而在科研40岁前后又出现另一个高峰。本文还对5名进行了个案分析,全面地分析了他们的创造力高峰年龄、有无蛰伏期和各自的科研进程特点。 从本文结论来看,中老年人才具有强大的创造力。无论是获得创造力高峰的年龄,还是达到成果数量高峰的年龄,都是已经到了50多,60多岁的时候。 人们通常重视儿童和青年人的创造力培养和开发,却往往忽略了中老年人的创造力。从我国的人才资源结构来看,中老年人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也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开发和利用中老年人才资源,让那些满怀创造热情的老年人,充分发挥能量,过上富有创造力的生活,理应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自身应该不断努力进取,不因过了所谓的“最佳创造年龄规律”而妄自菲薄,科研进程是个连续不断产出成果的过程。我们只有兢兢业业、不断积累,才能攀登高峰。

关 键 词: 院士群体 创造力高峰 年龄结构 科研进程模式

分 类 号: [G31 G322.2 B844]

领  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作者 曹尚卿
作者 曹尚卿
作者 胡广
作者 杜彬
作者 刘上行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玉普
作者 张蕾蕾
作者 张馨文
作者 徐敏
作者 施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