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祖先记忆与边疆建构——宋明以降钦州西部族群社会与历史变迁

导  师: 廖国一

学科专业: C0404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

摘  要: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防城港市一带在明清两代一直属广东廉州府钦州的西部,为钦州所辖。其北过十万大山为广西上思州,西与安南(越南)交壤。现今当地许多壮族人群均称祖先是随汉时马援南征交趾的部将,故有“马留人”之称。 在本文“引言”部分,综述了学术界关于“祖先记忆”与边疆研究的相关成果,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取向:坚持一种从边缘看中心的视角,时刻关注边缘人群的主体性,发掘他们在边疆建构中作用。本文第一部分,梳理了“马留人”这一人群标识的历史变迁,接着通过对马留人黄氏的数份族谱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其祖先叙事的虚伪性,并分析了族谱间相互传抄、“移花接木”的现象;还对其他姓氏的“马留人”进行了研究,展示了其祖先叙事的模式化情节,认为这是区域人群祖先记忆“集团化”的结果。第二部分,意在分析当地溪峒社会的变迁与祖先记忆创制之间的关系。在宋代,防城港一带为广南西路钦州七峒之地,当地是一种以地方酋领为核心的社会。进入明代,里甲制度的推行以及宣德年间的弃交趾事件,促使七峒中的四峒叛附安南。嘉靖间,知州林希元加强了对钦州西部的经营,他还参与当时的“议征安南”,积极主战。于是四峒一事成为林主张“讨”安南、“取”安南的重要理由。此时,四峒之民也急于归正复业,正是在这种情景下,“汉将后裔”的记忆得到创制。在第三部分中,首先展示了沿海居民豪丫黄氏族源叙述的歧异性,进而揭示了明清时期沿海居民从“属夷”向“我民”的身份转换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展开的微观历史场景。最后则分析了豪丫黄氏“汉将后裔”这一文化创制的经济意义:对占有土地这一生存资源合法性的阐释。在“结语”部分,得出了这样的认识:宋明以�

关 键 词: 壮族人群 族群社会 历史变迁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杜树海
作者 陈应成
作者 杨慧君
作者 赵峥
作者 王春英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