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研究

导  师: 覃成林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

摘  要: 流域经济是建立在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黄河流域地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里开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但由于黄河流域在地形地貌、气候降水、矿产资源、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发展阶段,以及社会资源的分布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性,因此,如何识别并优化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从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角度出发,对黄河流域目前存在的经济空间开发体系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黄河流域目前经济空间分异状况、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识别、各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的经济运行效率,以及对这些经济空闻开发模式的优化及开发策略等方面。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首先,从黄河流域的经济空间差异来看,上游青海与下游山东两省的内部经济差异较大,但处于逐步缩小的状态;黄河中游及靠近中游地区内部经济差异相对较小,但有扩大的趋势;2000年以前黄河流域省内差异是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2005年省际差异对整个流域经济差异的贡献超过了省内差异,成为影响流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其次,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目前主要存在四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分别为增长极开发模式、多中心开发模式,“点—轴”空间开发模式和圈层式空间开发模式。这四种开发模式自西向东逐渐呈现出一种由“点”到“点—轴”到“圈层”的发展状态。 第三,黄河流域目前存在四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中,圈层开发模式处于经济发展的相对高级阶段,经济运行效率最高,对周围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最好,但是当这种模式处于发展尚不完善阶段时,圈层外围的边缘地带经济运行效率则比较低。在多中心经济空间开发模式下,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较好,由于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几个中心城市的总体效率并不都是处于相对最好状态,经济发达程度从目前来看也并不十分高,但是这种经济空间开发模式对周边地市的带动作用较好。增长极开发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中,经济运行效率较高的仅限于增长极地区,面对增长极的周边地区和轴带末端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大,辐射作用不强。 第四,就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优化而言,上游区域应着力强化现有的增长投,在有条件地区延伸轴线,河套区域需加强现有区域中心的发展,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中游两个经济轴带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依托地势及交通线不断延伸,增加轴带上节点城市数目,达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目的。下游的河南经济圈重点在于发展经济高水平区域,并提高中高水平区域实力,不断完善圈层结构,增强各级区域的辐射力;山东经济圈则应在保持现有高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挖掘潜力,缩小区域内经济差异,利用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起整个流域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 黄河流域 区域差异 经济效率 开发模式

分 类 号: [F127]

领  域: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马芳芳
作者 苗峰
作者 陶卫宁
作者 周广川
作者 陈勇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刚
作者 张为
作者 张丽丽
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