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陈瑞莲
学科专业: L0401
授予学位: 博士后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香港特区是世界上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最独特的地区之一:是一个主权国家内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最自由的资本主义经济体、是一个有高度政治自由但却低度政治民主的地方、是一个按照西方制度来进行公共管治的华人社会……。独特之地必定有独特的公共管理,而独特性无疑是值得进行“个案”研究。另一方面,在被世界上公认为公共管治良好地区的同时,香港特区政府的管治施政又经常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就指责。因此,对香港特区的公共管理从“模式”的高度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研究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体制、过程和趋势四个层面进行。 职能分析表明:香港特区政府的职能定位延续了传统的自由放任哲学、不干预主义理念,规模上是一个典型的小政府,结构上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会公平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体制分析表明:香港特区的公共管理体制是对原有殖民管治体制的一种“扬弃”,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上,它是一种准民主体制;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它是一个主权国家内享有当今世界上最高度自治权的地方公共管理体系;在管理主体的内部关系上,它是一个司法实质独立、行政相对主导的公共管理体系。 过程分析表明:香港特区的公共管理决策是一种各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模式,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分散化的格局,属于世界范围内“新公共管理”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共管理行为受到地位独立的外部监督主体全方位法治化的监督,在合法性、透明性、问责性、回应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善治”的大部分特征。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的香港特区模式”是客观存在和可以识别的,它由三个层面的要素构成,一个小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一个行政相对主导的准民主地方公共管理结构、一个趋向“善治”的现代公共治理过程型态。它是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公共管理体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管理相比,它具有一些独特品质。 另一方面,“公共管理的香港特区模式”也存在一些内在的结构性矛盾。回归以来香港公共管理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一模式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因此,“公共管理的香港特区模式”是一个需要在职能、体制和过程等方面继续发展完善的公共管理模式。
关 键 词: 香港特别行政区 地方行政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
分 类 号: [D6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