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研究

导  师: 刘鸣

学科专业: D0203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反事实思维是人们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在心理上构建一种原本可能出现而实际未出现的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人们的情绪、态度、预期和因果判断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反事实思维除了受事件本身性质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个体的情绪状态、动机水平、归因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理论被称为“目标指向理论”。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是个体在过去经验和当前期望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事件或行为以一种相似的或习惯性的方式做出原因推理的倾向性。它是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本研究拟在“目标指向理论”的指导下对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能为丰富反事实思维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和情绪调节的实践做一点贡献。本研究由前测和三个系列研究组成。前测主要是检验归因方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正式研究包括三个部分。 研究一运用考试故事探讨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在成就动机事件中的关系。 研究二运用人际交往故事探讨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在人际交往事件中的关系。 研究三运用自我报告法探讨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在生活事件中的关系。其中研究一和研究二各通过两个子研究分别讨论归因方式与自发性和非自发性反事实思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在成就动机事件中,归因方式对反事实思维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归因方式个体反事实思维的数量和类型均存在显著差异,消极个体产生更多的反事实思维,并且在类型上也比积极个体产生更多自我导向和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 (2)在人际交往事件中,虽然归因方式对反事实思维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可是对反事实思维类型的影响是显著的,消极归因个体产生更多自我和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积极个体产生更多情景导向的反事实思维; (3)自我报告法和故事法,尤其是成就动机故事,在研究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关系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都表现出了归因方式对反事实思维数量和类型的影响,消极个体产生更多的反事实思维及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 (4)归因方式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目标指向理论”,反事实思维与个体归因方式等认知因素有关; (5)自发和非自发方式引导的反事实思维在数量和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而言,自发方式下产生的反事实思维数量更多,类型差异更显著。

关 键 词: 反事实思维 情绪调节 归因风格 成就动机 人际交往

分 类 号: [B842.6]

领  域: [哲学宗教] [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作者 韦炜
作者 罗秀珍
作者 蒋洁
作者 祁焦霞
作者 曾燕玲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州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玉普
作者 张蕾蕾
作者 张馨文
作者 徐敏
作者 施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