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排便功能重建的初步实验研究

导  师: 柴益民;郑宪友

学科专业: J0210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

摘  要: 目的:在对大鼠排便的初级运动、感觉中枢定位的基础上,应用神经移位修复重建直肠与肛管的运动、感觉神经通路,建立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直肠-肛管生理反射弧重建排便功能动物模型,并观测该生理反射通路重建排便功能的修复效果,从而为临床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神经性大肠(NEUROPATHIC BOWEL)功能重建提供新的修复思路。 方法:①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排便生理反射弧重建排便功能动物模型的建立:先建立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动物模型,再建立真正生理意义上的人工排便反射通路;选取20只体重280~300G的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先对A组、B组动物做L2~S4平面椎板切开,在硬膜外用显微剪刀切断脊髓L6/S1平面,造成SD大鼠的横断性脊髓损伤,在此基础上A组为右侧L6前、后根分别与右侧S2前、后根端端吻合造模;B组为右侧L6总干与右侧S2总干端端吻合。左侧不做任何处理。术后观察大鼠排便情况及下肢活动情况,并行BBB评分。术后8周取材并对感觉、运动神经行甲苯胺蓝染色,计算感觉、运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并进行电生理检查。②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排便功能重建的初步观察:取60只体重280~300G的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均予以右侧L6前、后根分别与右侧S2前、后根端端吻合神经移位法成功建立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直肠-肛管生理反射弧重建排便功能动物模型,分别于术后2W、4W、8W、12W、20W通过一般行为学观察,电生理检测,吻合口神经纤维的形态学观察,凋亡相关基因检测等,最后根据各项测量指标,分别统计各组标本所测得的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分析数据,结果采用X ±S表示;来探讨该生理排便反射通路的修复效果。 结果:①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排便生理反射弧动物模型的建立:A 组有 3 只死亡,B组有2只死亡予以剔除,术后排尿、排便与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术前、术后BBB评分为(20.50±0.25)、(18.60±0.18)分;B组为(20.32±0.25)、(18.30±0.26)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L6脊神经前、后根 神经纤维分别为(362±24)、(538±20)根,S2 脊神经前后根神经纤维分别为(336±18)、(480±22)根,B组L6、S2神经根总干的神经纤维为(878±34)、(782±28)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6-S2 脊神经前、后根吻合口有髓纤维通过率分别为(68.86±5.62)%、(53.45±4.43)%。单向方波(3MA、0.3MS)分别刺激A组S2后根吻合口近端和B组S2神经根总干吻合口近端,均可记录到直肠/肛管神经丛动作电位,波幅分别为,(0.14±0.02)MV,(0.13±0.03) MV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排便功能重建的初步观察:每组大鼠均有3-4只死亡,其余的大鼠一般情况随时间延长逐渐好转;刺激各组动物实验侧S2后根吻合口近端,均可在肛管-直肠神经丛记录到动作电位,实验侧动作电位波幅逐渐增大趋于接近正常,电刺激对侧S2后根吻合口近端,未记录到动作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神经前后根吻合口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有较多的神经纤维通过,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明显较头端少,随修复时间延长,有增多趋势。脊髓圆锥损伤后T12~T13脊髓节段神经细胞凋亡出现,呈现高表达,随修复时间延长,有减少趋势呈低表达或阴性表达。 结论:①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排便生理反射弧动物模型的建立:将大鼠L6前、后根分别与S2前、后根端端吻合造模,神经再生修复过程中轴突错配率较低,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造模方式,操作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且能重建完整的直肠-肛管反射弧,是一种较理想的直肠-肛管生理反射弧重建的动物模型。②大鼠脊髓圆锥损伤后排便功能重建的初步观察:本实验造模方式下的结果初步观察提示,本实验模型手术方法能较好地恢复脊髓圆锥损伤SD大鼠的排便功能。

关 键 词: 大鼠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人工反射弧 功能重建

分 类 号: [ZZ]

领  域: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宋博雅
作者 董云峰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西安体育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