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吠陀》的文学研究

导  师: 郁龙余

学科专业: E01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

摘  要: 英国诗人雪莱说:"自有人类便有诗."诗歌是初民的感情宣泄端口,而且是最文明最具有文化本质的方法.自公元前175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给南亚次大陆带来了吠陀文明.四大吠陀,是雅利安文化的源头,古代印度宝贵的文化遗产.吠陀反映了雅利安人氏族部落组织解体,并向阶级社会迈进的历史.从吠陀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这样一个社会转型之下带来的宗教思想、文化、政治、生活上的转变.同时这种转变和印度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割舍不了的关系.印度三面环水,一面临山,西北边境的兴都库什山口成了文明传入的主要通道.这样一个几乎封闭的地理环境给印度造成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助长了印度文化的独立精神.从文学价值看,在四部吠陀中,《梨俱吠陀》水平最高,它以颂神为主要题材;其次是《阿闼婆吠陀》,咒语诗是其主要内容.这两部吠陀是雅利安人童年时代的诗歌总集,包含大量先民的集体创作.该文用文学的眼光从四方面解读《吠陀》,即从巫术、神话、战争和爱情等四个视域分析《吠陀》.几乎所有的早期诗歌都与宗教有关,从宗教的角度考察,《吠陀》的实用功能大于审美功能.从一篇篇咒语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先民想从诗歌语言中得到心灵抚慰的强烈愿望;其丰富的神话是上古印度文学的骄傲,也是其后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神话基础;大量关于战争的颂诗是两大史诗和众多《往世书》的滥觞,后来终于发展成为印度古代文学的主体;爱情文学独树一帜,是那么妖冶而热烈,同样也发轫于《吠陀》.抓住源头是为了揭示本质.在剖析《吠陀》和印度古代文学的渊源关系之后,抽丝剥茧,深入其核心:从感观的"味"到文学的审美原则,从业报轮回到宗教的仁爱观,从最初的社会分工到种姓制度,来探究《吠陀》作为印度文化之源的本质特征.《吠陀》展示的是上古印度社会朦胧的历史画卷.该论文旨在用文学的眼光分析、解读之,试图让那段因印度不重文字、缺乏史料而变得模糊不清的历史生活面貌尽可能变得清晰起来.

关 键 词: 吠陀 文学 研究

分 类 号: [I106.2]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徐能源
作者 包家仁
作者 曹修己
作者 洪哲雄
作者 陈慧娟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