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氧脉搏阈”的建立及氧脉搏的生理学研究

导  师: 刘伟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

摘  要: 该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通气参数判断无氧阈的指标—"氧脉搏阈".氧脉搏阈是以运动过程中氧脉搏的拐点来断定的.由于氧脉搏(VO2/HR)将心率因素引入摄氧量,使得这个指标对于人体摄氧效率的反应非常灵敏,正因为如此,也使得它在判断人体代谢过程、机能评定中均有很好的表现.这不仅为无氧阈无损测量指出新的途径,也使氧脉搏本身生理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为人体机能评定提供新的参考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每搏摄氧量(氧脉搏)与每分摄氧量是具有差异的,二者在总体上趋同,但又各有各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具有生理意义的.也正因为二者的差异性决定了研究的必要性;氧脉搏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拐点,可以判断无氧阈.氧脉搏拐点法判断无氧阈很准确;研究未发现氧脉搏与"瘦体重"有线性相关,作者认为是样本较小、相关性较小所致.预计增大样本,二者应该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测试者的素质越好,摄氧量、氧脉搏、心率三者相关性越大,HR与HR/VO2曲线交汇位置与VAT2位置极为接近,可以用来判断无氧阈的位置;氧脉搏阈值、最大氧脉搏二者与最大运动时间均无线性相关.无氧阈或最大值的绝对氧脉搏(氧脉搏与体重的比值)与最大运动时间也无线性相关.提示我们不同个体之间不适宜用统一的氧脉搏值横向比较耐力素质.氧脉搏、摄氧量在最大值,无氧阈附近存在平台,平台与有氧耐力中度相关,可用来横向比较不同个体的有氧耐力.

关 键 词: 氧脉搏 无氧阈 机能 指标 评价

分 类 号: [G804.2]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陀经地
作者 马冀平
作者 洪长青
作者 李笑虹
作者 叶庆晖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