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基于H.263的差错掩盖算法的改进与实现

导  师: 冯穗力

学科专业: H10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

摘  要: ITU-T于1996年推出了甚低码率图像压缩标准H.263,它是在H.261压缩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码率和提高低码率下的编码效率,并且提供了改进的编码选项,目的是更好地在电信网上传输视频图像业务、并可利用现有的码率小于64KBITS/S的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和无线移动通信网等来开展可视电话业务。   无论在PSTN网络、IP网络还是在无线移动网络信道中,误码的产生、数据的丢失总是难以避免。而且压缩后的视频数据对传输错误非常敏感,少量错误就可能导致大批数据无法正确解码。因此,视频传输中的差错控制技术和差错掩盖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实时通信中,基于解码器端的差错掩盖方法因其无网络开销和不增加码字冗余的性质,比其他的差错控制方法更适合于实时视频通信中的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ITU-T的视频标准H.263,详细介绍了H.263视频语法和语义。接着讨论了差错位置的不同对视频数据的影响,介绍了差错检测,特别介绍了H.263中的错误检测。然后详细分析了H.263的测试模型TMN的解码器,并结合差错掩盖,将解码器改进为具差错掩盖功能。接着介绍了一般的差错掩盖算法与基于H.263的差错掩盖算法,并讨论了这些算法本身的优劣性和适应环境。最后综合时域、空域,提出了一种基于H.263的改进的自适应差错掩盖算法。在该改进算法中,分别为I帧与P帧引入了场景转换检测,将反映整帧图像特性的多个变量相结合,大致跟踪图像内部的局部运动,从而决定是采用空域掩盖法还是采用时域掩盖法。其中的时域掩盖法为了提高效率,采用了基于块匹配的掩盖算法,而空域掩盖则采用权值变动的基于像素的掩盖法,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尽量恢复细节。实验中,以H.263的测试模型TMN为实验平台,在对改进的自适应差错掩盖算法进行实现、测试、分析的同时,仿真了差错对视频质量的影响,并将改进的掩盖算法与单一掩盖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改进的掩盖算法对差错的掩盖效果相对于单一的掩盖算法主客观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关 键 词: 视频压缩 图像编码 差错掩盖

分 类 号: [TN919.81 TN911.22]

领  域: [电子电信] [电子电信] [电子电信] [电子电信]

相关作者

作者 毕凌燕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黄立
作者 毕凌燕
作者 廖建华
作者 王和勇
作者 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