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地方大学办学理念研究

导  师: 别敦荣

学科专业: D0106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摘  要: 19世纪以来,地方大学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成为推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新建数百所本科层次的地方大学,其中仅世纪之交“专升本”的学校就达100多所。这批学校的崛起一方面优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成为促进我国高教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军;另一方面也因其简单照搬、模仿、攀比国立重点大学的办学理念而出现了目标错位、模式单一、人才雷同、特色缺失等弊端。这种情况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某些发达国家也曾为此付出过代价。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为地方大学寻求到不同于重点大学的发展思路,从而探索、规划出适合于地方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本文赖以出发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从表面上看,地方大学对国立重点大学的效仿只是因为后者强大、成功和辉煌,而实际上,从办学理念的深层分析,则是大学自文艺复兴以来重学轻术、扬学抑术的办学传统使然。中国大学在尊学与崇术之间虽几经摇摆,但并未摆脱世界高教史上重学轻术倾向的影响,地方大学紧步重点大学之后尘,从办学理念的角度看,就是重学轻术思想导致的结果。因此,从学与术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大学应当坚持不同的办学理念,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本文认为,迄今为止,学与术在大学发展史上经历了统一——分离——再统一三个阶段。在大学发展的早期,学与术曾经是统一的。中世纪的大学一方面承载着人类学术生活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体现着鲜明的职业特征。但是,文艺复兴后,学与术在大学中开始分离,并逐渐形成了尊学贬术、重学轻术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洪堡的大学理念中达到了顶峰。他一方面造就了像柏林大学这样令世人艳羡的伟大奇迹,但与此同时也使贬术的传统登峰造极。这种传统后经曾深受洪堡思想影响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传播到中国,一方面成就了北京大学历经百年而不衰的优良学术传统,同时也使一批“治术”的学科和崇尚实用的学校受到轻视和冷落。今天,地方大学天空中弥漫的重重迷雾,与这种传统是分不开的。然而,学与术的重新统一在19世纪中叶的美国大学中生机重现。美国人一方面借鉴德国的学术传统,建立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另一方面创办美国式的赠地学院和州立大学,使美国高等教育朝着学与术合理分工、深层统合的方向发展。这标志着学与术经过数百年的分离、排斥之后重新走向统一的开始。我国地方大学对重点大学的盲目攀比和模仿,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自觉融入到学与术由分到合的时代潮流中去,还没有形成尊学与崇术两类大学合理分工、竞相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据此,本文认为,要想摆脱目前地方大学的被动局面,必须从办学理念的分工开始:国立重点大学坚持学、术兼容,尊学为主;地方普通高校坚持学、术并举,崇术为上。那么,坚持学、术并举,崇术为上的地方大学该如何办学呢?本文提出了三种重要的办学理念:第一,崇尚实用。崇尚实用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趋势。崇尚实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办学宗旨要突出应用;二是人才培养应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三是科学研究要贴近地方发展需要;四是办学特色要升华地方大学的价值追求。第二,服务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本文认为,服务地方要从确立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的治校方略开始;要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要构建适合地方发展需要的模式与机制,切实提高地方大学为地方服务的效果。第三,面向大众。面向大众是走向大众化时代的地方大学的重要使命。本文从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时代潮流入手,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地方大学本身就是多样化的产物,它在多样化的过程中又承担着高教大众化的重要使命;二是高等教育的民主化。民主化旨在创造公平的教育环境,让弱势群体同享大学教育这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对此,地方大学同样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最后,本文强调,要使地方大学真正面向大众,必须从传统的精英教育的质量观中解放出来,建立起多样化、整体性、切适目标以及发展变化的质量观,以使地方大学真正担当起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光荣使命。

关 键 词: 地方大学 办学理念 高等教育 教育结构 重学轻术 教学体系

分 类 号: [G640 G648.4]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孙远雷
作者 强国力
作者 康全礼
作者 钱燕鸣
作者 吴宝娜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