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导  师: 冯向东;李世其

学科专业: D0106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

摘  要: 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因此人才培养一直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任务,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服务于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的中介,高等教育的新的思想和新的实践及其相互的转化都要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和变化发展才能得以完成。所以,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理论及实践都绕不开的基本问题。由于其中介性质所具有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变化,因而也是一个谈论很多,但难以谈清的老问题。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知识和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益突出。在国际化的背景下,知识的国际共享和人才的国际流动是必然的趋势。为适应时代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国际化是高教改革的当务之急。人才培养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模式是对具体实践的简化、概括和抽象。因此,要准确把握和认识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首先做到对人才培养活动本身所涉及的因素、过程、环节及其关系有完整全面的理解,其次是要将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本文尝试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系统论和模式论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来把握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的因素、过程、环节之间的关系,从模式论的角度来实现对人才培养实践原型的抽象、概括和简化,从而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建了一般的模式,勾画了其结构,划分了其层次和类型,分析了其要素和关系,以达到对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深入系统的理论认识,为认识其生动变化的实践建立理论基础。国际化是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一场席卷一切的运动,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也概莫能外。通过分析总结学者们的观点,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是高教资源国际间优化配置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实践活动或机制,它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涉及到高教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是一场有重点、有步骤的整体推进的运动。就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而言,观念国际化现代化是根本,社会(国际、国内市场)需要是导向,自身和环境条件是基础,培养目标国际化是定位,现代大学制度是保障,培养过程(尤其是课程)是核心,评价和认证国际化是标准、监督和反馈。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生动实践为例,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理论对其多种具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各要素、过程和环节国际化的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指出不足,以实现对理论的检验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为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工业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化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分 类 号: [G640]

领  域: [文化科学]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杨移贻
作者 蒙理达
作者 黄建雄
作者 朱慧欣
作者 曾嘉华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