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研究

导  师: 武振业

学科专业: L0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西南交通大学

摘  要: 随着信息的急剧增长和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引发了大家对信息可信度的高度关注。信息中介机构在向用户进行信息专题提供时,对于信息尤其是含有主观判断的软信息,如何建立一套信息筛选机制来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或事物,也就是说,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判断信息反映的情况是否可信?如何进行修正以提高信息文档集的可信度?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四个研究问题: RQL: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信息与信息服务的可信度? RQ2:如何判断单个信息文档可信度?有哪些指标与检验方法? RQ3:如何判断信息文档集可信度?有哪些指标与检验方法? RQ4:可信度不足或难以判断的情况下采用何种补救措施? 本研究正是从上述几个问题展开的。可信度,一是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对信息提供者的信赖程度的主观评价,它是受众心目中对信息提供者的观念和看法,是一种主观判断,如果将信息限定为媒介信息或新闻信息,这种可信度就是西方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的取向与主要内容:二是信息自身所具有的客观特征,即信息资源、信息来源的真实可靠程度与对客观现实的接近程度。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分析,包括它们的影响因素、判断指标、检验方法与补充措施等。论文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通过对可信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尤其是西方可信度的研究主题、方法、取向与重要成果介绍,以及国内外可信度研究模式进行对比,针对现实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将研究范围确定为信息中介为用户提供的管理决策类软信息:并给出软信息、可信度、信息服务等核心概念的界定方式。 第二章主要从信息不准确与不充分两方面来分析影响信息可信度的因素。 首先研究了影响用户对信息可信度判断的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信息卷入程度、媒介使用、人际交流、信息类型、信息源;其次从信息可信度低的表现形式角度分析失真信息、虚假信息、老化或过时信息、过载或饱和信息以及从信息的属性来分析信息不准确的原因。最后从信息不对称、信息公共产品的特性、信息收集处理边际成本递增、媒介(传播)等因素对信息不充分进行研究。 第三章对信息中介服务中影响信息可信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从对用户需求的认知、表达、差异化等方面来解构用户的实际需求;从用户需求课题的关键因素、主题因素、通用因素掌握课题;从信息检索用户、检索系统与检索行为来分析信息检索过程的影响:最后从信息中介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我国的整体信息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对信息服务可信度的影响。 第四章在总结多位专家可信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从三个层次建立应用于信息服务领域,尤其是适用于信息检索与提供,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第一层次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指标,即相关性、有用性、新颖性,它通过信息检索或信息采集实现;第二层次是基于单个信息文档可信度的指标,包括客观性、准确性、权威性、可证实性,它通过信息识别和信息筛选实现;第三层次是采用完整性、平衡性指标来评价信息中介提供的信息文档集的可信度,它通过信息整体检验和补充来实现。这样,就将信息可信度评价有机地的结合到信息加工的过程中。论文中还对每个指标的概念、含义、使用与检验方式给出详细的说明;并设计出基于这些指标的整体评价、测量图表。 第五章为了将信息反映的图景与事物或事件的本来面目进行对照以判断信息可信度,本文引入本体分析框架。本章介绍了本体的含义、分类、构建方法与常用的本体资源,及本体分析框架在可信度分析中的应用。 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基于本体的信息可信度分析。首先是建立基于本体的信息可信度分析机制、分析流程、信息集合与本体间的映射机制;然后通过信息文档特征项的选取与处理建立“特征项一文档”矩阵,并将其与本体模板进行对照来对信息文档集的完整性、平衡性进行检验;最后给出信息文档集的可信度参考测量模型与案例。 第七章提出了信息可信度不足或难已测量的情况下的扩展检索思路与模式。本研究中的扩展检索不仅突破了原来扩展词的概念层面,还利用本体概念之间及概念内部的复杂关联关系、逻辑推理将扩展词进行大幅转换,并对传统的检索范围进行了扩展,如利用网络论坛、讨论组等新兴资源与第三方资源等。

关 键 词: 信息可信度 用户需求 完整性 本体 扩展检索

分 类 号: [G354.4]

领  域: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胡靖波
作者 沈兆君
作者 顾阳
作者 吴震华
作者 振明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资讯管理系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