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大血藤科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导  师: 廖文波;陈月琴

学科专业: G1001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是中国特有科,又是单型科,属于比较古老、原始的类群,分布于黄河流域、秦岭及以南各省区,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广大地区.大血藤属(sargentodoxa rehd.et wils.)原置于木通科中,由于其形态上的特殊性,stapf(1926)将其从木通科中分出升级为科.作为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10个科之一,其起源古老,分布广泛,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与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相适应,协同进化.该研究选择nrdna的its区和叶绿体的rdcl作为大血藤科系统发育的分子标记,进行序列分析,并结合大血藤科的植物地理学方面的证据和已有的序列,进行了单叶血藤成立与否、大血藤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和大血藤科植物地理学三方面的探讨.研究结果发现大血藤科内,its的长度为634-635之间,其中its1为233bp,5.8为163bp,its2的长度为238-239bp.5.8s序列则完全相同.单叶血藤与大血藤其它10个居群的核苷酸差异值仅在0.2﹪-3.9﹪之间,远小于种间的核苷酸差异值1.2﹪-10.2﹪,而且在单叶血藤之间还存在着过渡类型即单叶和三小叶在同一植株上的大血藤,因此单叶血藤宜合并到大血藤中去.大血藤的化石首先在北美的vermont地层发现,时间大约在渐新世(tiffney,1993).结合大血藤科和木能科的化石资料和分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血藤与木通科的分歧时间在侏罗纪末期.大血藤科的早期祖先可能在侏罗纪末已经到达冈瓦纳古陆.渐新世后期开始至第四纪初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大大改变了东亚的地貌和大气环流,大血藤科植物从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消失,在亚洲得以保存.第四纪多次冰川,使北半球植物的分布和发展受到巨大影响.在我国秦岭以南、长江以南的地区、地形比较复杂,气候受冰期影响更小,从而使该地区成为大血藤科植物最重要的保存中心.结合华夏区系现存的大量的多心皮类的类群,大血藤科植物也极可能是在华夏区系起源的,并在侏罗纪末和白垩纪扩散到欧洲和北美地区.

关 键 词: 大血藤科 系统发育 遗传多样性 生物地理学

分 类 号: [Q949.758.5]

领  域: [生物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马晓娇
作者 谢光旗
作者 陈卫华
作者 李宏业
作者 李洪国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徐松林
作者 徐枫
作者 陈光慧
作者 孙有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