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师: 杨昌勇
学科专业: D0101
授予学位: 博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
摘 要: 西方社会学理论大部分都从“个体社会化”这一范畴开始的,不同理论流派依据其对“社会”的理论逻辑对个体社会化做出不同的解释。社会化问题一开始就超越了社会学研究的界限,不同的学科根据自身的性质和任务体现出不同的研究角度和重点。然而,大多数社会化研究都是从社会结构或社会文化制约个体的角度,个别研究从个体的角度研究人的社会心理特征发展。20世纪中后期,部分研究者注意到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能动作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力图探讨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的因素、关系和机制等问题,而从社会化的场域角度的实证研究可谓风毛麟角。鉴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在社会化理论的地位,本课题选择社会场域的视角,针对新历史条件下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场域的变化,重新考察学生社会性的内涵和发展可能性,试图融合实证研究和质性分析的方法,克服传统社会化理论和单纯心理特征的研究局限性,探讨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新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环境条件的不断变迁,学生在社会生活和教育场域中,不仅面临现代与传统的文化冲突,而且还面临现实与虚拟的社会矛盾,使其社会性发展过程变得更加复杂。而学校教育尚未因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忽视学生的社会化问题比较普遍,导致了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偏差或扭曲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学生社会性发展理论研究落后的现状,本研究的目的是依据当代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和人类文化学等有关理论观点,试图以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野,运用整合的方法论,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特别通过分析中学生所处的学校、社区、家庭因素和具体社会场域,探讨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维度、影响因素、发展特点及其存在问题,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解释框架和策略参考。 作为教育社会学的一个研究课题,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涉及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化过程、学生的身份角色、生活世界和社会场域方面的研究。在社会场域的视野下,人的社会性是以人固有的生物特性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属性的整体,是在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建构的产物。学生的社会性不仅表现为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也体现在学生现实的社会网络和场域中,具有独特的建构过程和动态特征。学生处于一定的社会网络中,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通过与社会群体或他人的社会交往进行社会化,而每一种社会化途径都有各自的一套规范、期待以及社会环境,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环境因素、关系网络和社会活动就构成了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场域。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是通过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实践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特点、承担社会角色的能力和整体行为特性的发展过程,其形成和发展标志是个体的社会性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合。 本文认为,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出发,将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置于社会场域之中,考察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化条件的变化,分析学生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场域的关系,既全面和深入地分析社会变迁中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条件、机制和基本途径,也依据人的发展规律性和教育目的,分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和可能性,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策略问题。根据研究主题和基本假设,按照经验研究的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问卷调查、田野考察和分析研究,探索学生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和制约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外因素,结合社会和教育条件及其学生社会性发展场域的分析,我们对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问题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结论:学生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通过参与群体生活和与人交往而形成的那些社会特性和社会参与能力的系统,基本成分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认知、体验、交往和适应。社会性在现实结构上是由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等四个维度构成,基本涵盖了中学生大部分的社会生活范畴,而且内涵比较明确和具有操作化特性,评价指标也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在现实社会场域中,学生角色是一种多元的社会角色,影响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条件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学生在多重社会体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学生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对其社会性发展有明显的影响。学生以某种社会身份参与一定社会场域中的反应类型主要有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社会身份学生在社会性维度的表现强于被动型社会身份的学生。社会性发展与学生的家庭和社区背景有关,由于学生所处的社区文化背景和学校生活实际的不同,其社会性发展也表现出相关联的特性。 社会性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参与能力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考察和比较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程度的依据。根据发展不同的特性分别衡量学生社会性的各种表现和发展程度,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表现出学校类型、年级和性别的主效应。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存在差异;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存在着年级的差异性,但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提高,初二学生的成绩比其他年级学生明显高些;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会情感和社会适应的维度上的差异。 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与学校社会生态和教育措施有关,不仅学校的教育环境影响着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学校的社会文化生态和课程也制约着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处于良好的学校社会生态系统的中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优于社会生态环境欠佳的中学生。新时期学生的虚拟社会化、群体社会化和崇拜偶像等现象对社会性发展有特殊意义。 培养学生社会性的教育原理,包括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发展机制和培养策略等几方面的探讨。确定社会性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社会性的重要前提,根据学生所处的社会场域和特殊社会身份,按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及社会现代化和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具有适应性、超越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培养目标。探索学生社会性的建构和发孱机制,是充分利用教育环境条件促进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融合社会性各要素和建构整体功能的特性,主动地协调社会性系统的内外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身份与社会场域的互动,通过社会建构与个体建构的互补性,实现了自身的社会性发展。而研究培养学生社会性的策略可以为培育学生社会性提供有效的参考途径和方法。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为核心,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整合社会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拓展学生的社会场域,改善学校文化生态,开发和利用学校社会性课程,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配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和学生群体等社会因素,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关 键 词: 社会场域 教育场域 中学生 社会性发展 社会文化 教育社会学
分 类 号: [G630 G4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