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珠江三角洲酸雨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导  师: 范绍佳

学科专业: G0602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摘  要: 本文根据2000-2004年广东省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站点的降水监测资料,广东省气象局的天气形势资料,香港科技大学环境研究所的卫星云图资料,广东省环保局的api资料等,采用诊断分析、统计检验以及概念模型构建等方法探讨了影响珠江三角洲酸雨的因素及特征。取得了下述成果: 1.珠江三角洲干季降水的酸雨频率上升明显,从2000年的不到50﹪上升到2004年的50﹪以上,同一次降水过程中各个城市之间的ph值相差比较大,表明降水酸性受到一定的局地影响。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对降水酸性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而酸性气体则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珠三角酸雨有逐渐由硫酸型降水向硫酸硝酸混合型降水的趋势。根据研究,冷锋降水的酸性物质来源,主要包括冷空气携带过来的异地污染物、暖空气携带的污染物以及雨水在下降过程中洗刷的局地污染物。本文构造了冷锋酸雨模型,解释了冷锋降水中酸性物质来源问题。 2.前汛期和干季降水特征不同,前汛期降水时各城市之间酸雨频率相差不如干季明显,南部和北部城市ph值相对比珠三角中部核心区域城市稍高。前汛期首日降水酸雨频率和次日降水酸雨频率相差不大,降水酸度和酸雨类型关系不如干季明显。根据研究,前汛期降水概念模型给出了其酸性物质来源,主要有冷暖空气交绥时冷暖气团携带的污染物,局地热对流时携卷入云的污染物。本文构造的前汛期酸雨模型解释了其酸性物质的来源。 3.在台风引起的降水中,降水性质年度差异比较大。2000—2003年台风降水样本酸雨频率比较低。2004年台风降水酸雨频率大幅增加,平均ph比干季高,但酸雨频率比前汛期和干季低,表明酸雨受到不同天气形势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后汛期台风降水的酸性污染物来源主要来自局地热对流携卷入云的污染物以及台风云系从异地携带的污染物,本文构造的后汛期酸雨概念模型给出了以上酸性物质来源。 4.本文构造的三个酸雨概念模型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三种不同性质降水系统,雨水中酸性物质的来源及酸雨性质复杂的原因,对以后酸雨研究方法改进、形成机理以及传输扩散等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 酸雨 天气形势 气象条件 珠江三角洲

分 类 号: [X517 X16]

领  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相关作者

作者 林晶
作者 利予慧
作者 贾玉江
作者 张乖利
作者 徐永健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州体育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覃剑
作者 王逢文
作者 崔书琴
作者 吴贤静
作者 吴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