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扶沟县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考察

导  师: 魏露苓

学科专业: G12

授予学位: 硕士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

摘  要: 中国的农业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变,是从晚清引进西方近代化农业科技开始的。扶沟县也是如此。河南省扶沟县地处黄泛区腹地,在全国来说是相对闭塞、落后的地方。1938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作战撤退时炸毁花园口黄河大堤,给黄泛区带来“八年黄水”之灾。扶沟县受灾最重,晚清至抗战爆发之前取得的仅有的农业近代化建设成果在黄水中损失殆尽。抗战一结束,国民政府就制定了泛区复兴计划,以备堵口之后恢复建设。联合国救济总署为泛区送来了一批近代化农业机械并帮助培训机械师。扶沟解放,这批机械和受训人员被中共扶沟地方政府接收。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以此为基础建起了泛区农场。农场在近代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成就,并向周边传播,为扶沟县农业科技的进步起着带头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在三十几年的时间内,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导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扶沟县大搞农业现代化建设。在防护林建设、水利建设、土壤改良、农业机械化、农药与化肥的使用、作物及畜禽品种的引进和更新换代、地膜覆盖技术等方面取得成就,推进了扶沟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起点低、有黄水之灾带来的破坏,又有联合国援助的现代化农业机械作基础,这就是扶沟县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的特点。在转变中,政府和政策起着决定作用;国家求富强、人民求富裕,是转变的动力。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运作靠的是行政命令,经济杠杆仍在起作用。命令与指挥符合自然规律与否,是成败的关键。扶沟县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实践表明:安定的社会环境、适当的基础设施、合理的政策与管理体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关 键 词: 农业转变 历史考察 农业技术改造 农业现代化

分 类 号: [F323.3 S-1]

领  域: [经济管理] [农业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赖作卿
作者 杨劲
作者 施汉荣
作者 何世明
作者 古利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李振义
作者 吴晨
作者 张琳
作者 丁培强
作者 吴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