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西方效率理论的发展与政府的微观经济角色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cy Theory and The Government's Microeconomic Role

作  者: ;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  处: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8-52,60,共6页

摘  要: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 ,完全竞争模型及其所确定的理想的配置效率状态 ,成为判断政府微观干预的根本标准。X效率理论和动态效率理论的发展 ,开始突破了配置效率的狭隘观念。现代奥地利学派则从市场是一个知识 (信息 )发现过程的视角 ,提出通功易事的概念 ,指出新古典意义上的经济无效率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对于政府来说 ,重要的不是去追求 (对于单个经济主体具有重要性的 )经济效率 ,而是要为经济主体追求经济效率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即为通功易事提供便利。 In new classical economics,the Complete Competition Model(CCM) and ideal allocative efficiency are ultimate criterion of justifying the government's micro-economic interven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X-efficiency theory and the dynamic efficiency theory has broken through the narrow percep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as an information (knowledge) discovery process, the modern Austrian school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atallactic Efficiency, and they notice that new classical economic inefficiency is not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governments's intervention.It is important for the government not to pursue Robinsian economic or allocative efficiency,but to create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for economic entity's pursuing economic efficiency,i.e.to facilitate Catallaxy.

关 键 词: 配置效率 效率 动态效率 通功易事效率

领  域: [经济管理]

相关作者

作者 周天芸
作者 杨励
作者 陈淑妮
作者 唐玉玲
作者 骆雅洁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刚
作者 张为
作者 张丽丽
作者 张丽娟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