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唐代藩镇问题综述——浅谈藩镇性质与结构问题的几个重要认识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出  处: 《金田》 201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摘  要: 学界对于藩镇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几点:"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藩镇与中央朝廷的关系演变、藩镇的建制与道、州、县的关系、节度使和观察使的职能考察、藩镇武将与军事制度、藩镇内部官制、宦官监军使等等;藩镇的起源、结构、性质,藩镇内部节度使、观察使、(都知)兵马使、都虞候、押衙的权力大小以及各职能差异,藩镇与道的关系、与其所管的州县的叠加情况,藩镇权力维持运作情况、藩镇内部动乱问题等等。细细回顾唐朝历史,自贞观以来是道州县三级制并行,道的性质是监察,类似于汉武帝设立的十三个刺史监察区域;而最基本的还是州县二级,是较为稳定的行政单位。直到中宗景云年间,中央派出节度使巡行西北边地,类似的使职不断涌现,以节度使、观察使为甚,并在要塞地方置军镇,始为藩镇之肇始。藩镇的出现改变了唐王朝的政治格局,它们成为了地方上重要的势力,尤以河朔为典型,与朝廷激烈抗衡,直至宪宗时得以摆平。本文回顾新中国以来对唐代藩镇的地位、性质及其内部结构认识和理解上的几个重要突破。

关 键 词: 藩镇 建制 割据 认识

领  域: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

相关作者

作者 刘正纲
作者 平功波
作者 江依妮
作者 杜启铭
作者 蔡辉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汕头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徐佳宁
作者 曾彧
作者 杨卫华
作者 欧阳娟
作者 武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