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黑人音乐与流散黑人的认同性意义:兼论保罗·吉洛伊的流散理论
Black Music and the Identity of Diaspora Black People:Reflections also on Paul Gilroy's Diasporia Theory

作  者: ;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文学院

出  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3-20,共8页

摘  要: 黑人音乐是全球化时代的流行文化,更是流散黑人的灵魂。黑人音乐在生成过程中以音乐的形式记载了流散黑人的种族经历,表达了他们的非洲记忆。黑人音乐在西方社会呈现的双重意识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反映了黑人音乐在产生、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困境和张力。因为西方社会的单一文化特性强调催生了当代流散黑人的认同意识,但黑人音乐的复杂性与混杂性又决定了它在流散黑人的认同性建构上的"拱形"非洲主义,既疏离于西方社会寻求精神家园的异质与回归,又并非真正回归非洲主义,表征为一种认同过程中的乌托邦主义。 Black music is one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t is the soul of Diaspora Black people. Black music records the racial experiences of diaspora black people, expresses their African memory. Black music has its double consciousness, that is, modernity and anti-modernity, which represents the difficult position and tension of diaspora black people in producing, developing and broadcasting black music. But the complex and hybrid features of black music reflects a bridge Africanism for Black identity, which isolates from western society, but does not really encourage diaspora black people to return to its African home. Thus it only expresses a utopianism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关 键 词: 黑人音乐 流散黑人 认同性 双重意识 拱形非洲主义

领  域: [文化科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陈文海
作者 邹青
作者 许纯蕖
作者 刘洪一
作者 郭智文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庞菊香
作者 康超
作者 廖燕萍
作者 廖荆梅
作者 张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