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论休谟的道德愉悦感及其理论定位

作  者: ;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处: 《现代哲学》 2011年第6期72-77,共6页

摘  要: 道德愉悦感是休谟道德哲学的理论核心。休谟认为,道德愉悦感根源于人性中的同情,同情心把个人愉悦和他人(社会)愉悦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道德愉悦感。尽管休谟宣称反对道德自爱论,但从他的论述中可看到,他实际上承认自爱是道德愉悦感的另一个来源。同情和理性共同实现了自爱(个人愉悦)向道德愉悦感的转变。休谟道德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凸显了道德结构的三个要素即自爱、同情和理性;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讲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摇摆于情感主义、功利主义和道义论之间。道德理论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情感功利主义、理性功利主义、情感道义论和理性道义论,而休谟的道德理论基本上属于情感功利主义。

关 键 词: 休谟 道德愉悦感 同情 自爱 理性

领  域: [哲学宗教]

相关作者

作者 罗伟玲
作者 杨海亮
作者 夏江涛
作者 赵妍妍
作者 姜红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机构 中山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玉普
作者 张蕾蕾
作者 张馨文
作者 徐敏
作者 施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