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中国戏曲脚色的演化及意义

作  者: ;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  处: 《文艺研究》 2011年第11期72-79,共8页

摘  要: 中国戏剧成熟的突出标志是戏曲脚色的形成,戏剧形态的发展和戏曲脚色的演化密不可分。古典戏曲脚色的演化明显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金杂剧院本之"杂剧色"变伎艺性的歌舞、说唱形态为搬演故事、装扮人物的形态,从中演化出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第二阶段是随着戏剧形态的丰富与发展,脚色也在搬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出现老旦、小生、副末或小丑一类名目的分化;第三个阶段则是随着古典戏曲演出形式中折子戏的出现,片段式的重视伎艺的表演造成戏曲脚色的行当化,这一现象表明戏剧形态向更高层次的跃升。戏曲脚色演化的每一阶段对应着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不同形态,探讨脚色的演化,对戏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 键 词: 中国戏曲 脚色 演化 意义 戏剧形态 宋金杂剧 古典戏曲 人物形象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黄仕忠
作者 康保成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