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9-51,共3页
摘 要: 本期推出《新诗的"变"与"常"》笔谈(之四),共四篇文章。我们很高兴的是,这个笔谈正在引起学术界同仁的兴趣和关注。李怡教授和张传敏、段从学、熊辉诸博士都对笔谈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的确,如段从学所讲,新诗的"变"与"常",实际上是审视新诗的"变"的问题。永远的对美的新向往,也就是"变",是诗的美学本质。"变"就是活力,"变"就是生命。但是,李怡说,现在新诗似乎在"变"的路途上一路狂奔,对于"常"——诗歌之"常",中国诗歌之"常",有所忽略,"变"与"常"的正常生态出现严重失衡。似乎是回答李怡的"怎样的‘常’才是有效的"的问题,张传敏的文章提出,新诗重建要将传统诗歌所形成的审美要件"考虑"进去,重建现代诗学与传统诗学的联系。也似乎是回答李怡的问题,熊辉的文章提出新诗重建要将域外诗学所形成的审美要件"考虑"进去,重建中国诗学与域外诗学的联系。本期文稿出现了对既往的笔谈文章的引用和回应,这是一个好现象,使得我们的讨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寻求深度的可能。希望后来者予以注意。
关 键 词: 诗学 风险 导向 中国诗歌 现代形态 话语空间 诗歌精神 艺术传统
领 域: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