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
出 处: 《戏剧艺术》 2009年第4期13-19,共7页
摘 要: "脚色"最早作为个人简历之意,在唐宋以来的文献典籍中颇为常见。古典戏曲形成之后,适应人物出场亮相时的自我介绍,脚色渐为戏曲演员的行当专用。但在这一术语走向定型的过程中,脚色还是长期保留着履历之意,直到明末清初才约定俗成下来。而在此之前,宋金杂剧院本中的"末尼"、"引戏"、"副末"、"副净"、"装孤"等演员类型,其实并非"脚色",而是"杂剧色"。其区别在于:"脚色"是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服务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杂剧色"就其本质是一些伎艺性的杂扮段子,并不以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主要目的。
领 域: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