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出 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3-37,共5页
摘 要: “郭郎”与“鲍老”是傀儡戏史中对傀儡的两个称谓,关于这两个称谓的来源,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本文认为,“郭郎”、“鲍老”并非确有其人,而是两个具有丰富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指称,研究傀儡戏史,当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社会历史文化视阈中探究傀儡戏的历史演变。从“郭郎”与“鲍老”的文献记载看,“郭郎”指称傀儡拟人,而“鲍老”指称人拟傀儡,以“郭郎”指称的傀儡完成了人对偶的“复活”和“人化”,当“鲍老”开始取代“郭郎”时,傀儡发展的已不再是偶似人与拟人的人化因素,而是偶为物的技术性因素和人拟偶的物化形态。
关 键 词: 郭郎 鲍老 傀儡戏 物化形态 人化因素 艺术特色
领 域: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