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考探
On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Chinese Disyllabic Evolution

作  者: ;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5年第2期68-76,共9页

摘  要:  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因在于处于词的核心地位的词义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单音词的词形和词音在某种程度上已限制了词义的发展,词形和词音是为表达词义服务的,因而也必须适应词义的发展。就形而言,汉字以已有单音词作为组词的语素,用不同的搭配方式组合成大量双音词,适应了表达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大量新生事物、新概念的需要,继形声字之后又一次适应了汉语词汇不断增长的要求,从词形上奠定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基础。就音而言,音节的简化、声调的产生、单双音步的演变等语音现象也是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在原因之一,由声韵相拼组词到由两个音节相合组词的双音步特点为词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语音形式,体现了汉语词音适应汉语词汇发展的巨大潜力。就义而言,主要体现在词义的表达由综合渐趋于分析。形态变化衰落的汉语,主要是立足于词义,顺应人的思维,由已知昭示未知,以单音词为基础,以文组字而生字熟旁;又适应词义发展的需要,由单音词充当语素发展为双音词,以字组词而生词熟字。 The emergence of disyllabic words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in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It is the result of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 (the meaning evolution) and the internal cause is that morphology (Chinese character) and pronunciation should adju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ea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rnal cause of the Chinese disyllabic evolution.

关 键 词: 汉语词汇 词义 单音词 双音化 词形 双音词 音步 组词 适应 生字

领  域: [文化科学] [语言文字]

相关作者

作者 孙志豪
作者 尹世英
作者 张雪芹
作者 田范芬
作者 谭科宏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广州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廖雪红
作者 张维
作者 张美芳
作者 张长明
作者 彭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