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新诗的自我救赎——试论20世纪20—40年代新诗在“民族化”和“全球化”方面的探求

作  者: ;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文学院

出  处: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年第8期161-162,共2页

摘  要: 20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唐诗"的辉煌时代已消逝殆尽,新诗该何处何从?一、郭沫若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以"全球化"的视野,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口号;二、当现代主义正以全方位和不可动摇地态势独霸新诗王国时,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等现代派诗歌在"民族化"和"全球化"结合上做出了新的探求和尝试;三、中国新诗在"民族化"的和"纯诗化"的诗歌本体上得到完善的发展后,它又不得不去面对"文以载道"的历史使命。艾青和"七月派"诗人便是承担着扛起高扬民族振兴大旗的代表诗人。新诗的发展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民族的,发展的,才是世界的。

关 键 词: 民族化 全球化 探求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姚新勇
作者 吴旭珊
作者 彭小燕
作者 王诚良
作者 刘珍兰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暨南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构 广州大学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