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 本站公告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知识中心 > 文献详情
文献详细Journal detailed

“欢”“唱”“麽”——壮族民间诗性叙事类型及其功能

作  者: ;

机构地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出  处: 《文化遗产》 2010年第4期98-102,115,共6页

摘  要: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口耳相传"是其人文教化传统。唐以后逐步出现改造汉字以记音表意的土俗字(又称"古壮字"),并流传有大量民间口头创作的诗体抄本。作为口头文本的"固化",这些抄本大致可归结为"欢"、"唱"、"麽",即抒情性叙事、历史性叙事和宗教性叙事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壮族的传统教化习俗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而作为宗教性叙事文本的《布洛陀》,在整个壮族的民间叙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关 键 词: 壮族布洛陀 教化习俗 叙事类型 叙事功能

领  域: [文学]

相关作者

作者 徐爽
作者 曾小霞
作者 刘晓军
作者 孟凡辉
作者 李晓霞

相关机构对象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
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机构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

相关领域作者

作者 张坤
作者 徐丽华
作者 曹金蓉
作者 李娟
作者 李晓青